生态旅游馆 > 动物游 > 飞禽 > 黑脸琵鹭 请选择动物游其他栏目
黑脸琵鹭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16日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
    黑脸琵鹭是中等体型的涉禽,体长为60—78厘米,长像与白琵鹭极为相似,在野外常常会把它们弄混。其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时,后枕部长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项下和前胸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虹膜为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为黄色,形状也是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黑色的腿很长,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性情比较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地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即虾塘)及滩涂上觅食,中午前后栖息在虾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红树林中。觅食的方法通常是用小铲子一样的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一边中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扫荡,通过触觉捕捉到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各种生物,捕到后就把长喙提到水面外边,将食物吞吃。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  
    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但常常3—4月就来到繁殖地区。黑脸琵鹭在繁殖的时候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极为稳定,当鸟儿开始筑巢的时候,说明他们的配偶关系已经确立。筑巢期大约为一周的时间,他们边筑巢,边相互亲热。让人感觉情意绵绵。它们营巢在水边悬崖上或水中小岛上,常常二、三对一起在临水的高树上营巢。巢的形状像一个盘子,主要由干树枝和干草等构成。每窝产卵为4—6枚,卵是长卵圆形的,白色,上面布有有浅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需要35天。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育雏期间,雏鸟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一个月后即能离巢出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幼鸟长大以后,随亲鸟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迄今为止,它的准确的繁殖地点、迁徙路线和途中停歇的地点等仍然并不十分清楚。
  黑脸琵鹭历史上在华南地区数量很多。但近年来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许多原来有分布记录的地方再也见不到其身影了。2008年最新统计,全球黑脸琵鹭总数为2065只,中国1762只。黑脸琵鹭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保护等级: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海南曾被认为是黑脸琵鹭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后,就没有黑脸琵鹭的发现记录。2003年,海南省首次在临高市新盈镇发现记录到12只黑脸琵鹭,便采取许多措施加强黑脸琵鹭的保护。2004年1月初在东方四更镇发现记录到50只黑脸琵鹭后,又设立了海南省级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黑脸琵鹭的保护,到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连年稳定上升,使海南成为黑脸琵鹭在全球的第三大越冬地。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目前全省共记录到黑脸琵鹭96只,分布在东方82只,临高11只,三亚3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