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 县市巡游馆 - 海口
马鞍街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2月01日

马鞍街


       马鞍街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呈南北走向。南起高登街,北止忠介路绣衣坊南门。街道长350米,宽6米,始建于明代。

       此街是古代府城西门外的一条专卖马具的街道,每天马夫在城外的洗马桥洗好马后,在此更换了马鞍等马具才进城。后来人们称之为马鞍街,一直流传至今。
 
       这条历经500多年岁月风雨的居民街,而今已经难觅一丝与马有关的遗迹但至今仍大致保持着历史的原貌,是条颇具民俗特色的古老小街。
   
       马鞍街的人文古迹不少,这些遗存的每处古迹都记载着马鞍街变迁的历史、烙印着其500年的岁月沧桑。

       康皇庙位于马鞍街72号,该庙宇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三年重修。庙宇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左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神案内供奉康皇、财神、关公等神位。庙门北侧有一小庙,供奉龙王、土地神位,每日香火不断。目前所见的康皇庙为1992年重修和2004年复修。是马鞍街居民求神祈神的祭祀场所。
    
       看路神石兽位于马鞍横街拐弯处,为一尊石刻怪兽,外形似狗头,立于马鞍横街旁。该石兽被称为“看路神”,有上百年历史。当地居民供奉在路旁,守护居民出入平安。看路神石兽上贴有“福”字,居民常烧香敬拜,祈愿看路神保佑附近居民平安万福。  
  
       马鞍街97号曾有个少司徒坊,宽8米左右,高约3.5米,上面宽敞平整。少司徒牌坊为明代立,为纪念明代海南名贤——进士钟芳。钟芳是继丘浚之后海南又一博闻强记的大学者,在明、清学术界被尊为“岭南巨儒”,晚年定居于府城马鞍街达士巷。这块古老的牌坊“文革”时被砸毁。

       马鞍街65号至69号,就是林文英烈士被捕的地方。原先,这一带是个大戏台。
  
       林文英烈士(1873-1914),文昌清澜人,出生于泰国,1903年就读于日本政治大学,1904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随中山先生奔走南洋,策划革命,后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多次发动起义。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回琼创办《琼岛日报》。因反对袁世凯,1914年3月29日,林文英在马鞍街戏院被逮捕。林文英在琼崖绥靖处(今琼山工人文化宫院内)从容就义,就义时高呼口号,并诵遗诗三首。1916年,国民政府追认林文英为烈士。1919年送其遗骨回乡安葬,孙中山亲题墓碑。

       梁家祖屋是马鞍街上的大宅院,这幢百年老屋现在依然保持其历史原貌。   梁家祖屋门口有一木尚栊装置。这是一幅用圆木设计成的护门,由14根圆木组成一幅木栏栅门,栅门是可以移动的,开门时,可把14根圆木推进暗墙中,关木栅门时,从暗墙里把门拉出。这是古代民居防盗用的一种防护门,门的下方安有滑轮,滑轮下面有一块钢板条,厚重的木栅门靠滑轮与铜板条接触滑动。这种独具匠心的防护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拍案惊奇。
  
       三合井位于马鞍街、高登街、洗马桥三条街道的汇合点。该井凿挖于明代,呈圆形,井围中一整块石头凿成,围高50厘米,内径82厘米,外径94厘米。井围外壁三面刻有“三合井”正楷字,字迹清晰可辨。该井泉水甘洁旺盛,水距地面2米。被誉为府城第二名井(第一名井为五公祠内的浮粟泉)。
  
       小井位于马鞍横街2号民宅旁。该井呈圆形,凿挖于明代,井围系一整石凿成。外径70厘米,内径60厘米,井深10米左右。该井针对原绣衣坊大井(位于绣衣坊大井巷内)称为“小井”。小井泉水清凉不涸,至今仍是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摘编海南特区报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