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民俗旅游馆--人物
潘存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潘存(1817年——1893年),字仲模,别字存之,号孺初。铺前镇港头村人(后迁白沙园村)。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出生。潘家耕读传家,书香不绝。七岁读私塾,聪颖过人,年十二三就能操笔为文,滔滔不绝,号为神童。岁试屡获首名,但因两次守孝,错过春闱,直到34岁始中举人。
    应礼部试,循例捐户部主事、福建司行人等职务。潘存居京师30年,因秉性耿直,从未依附权贵。公卿知其贤,都中人士同他交谊尤挚,凡有建言,必与讨论。光绪八年(1882),潘存66岁告别京师,返回原籍。光绪十年(1884),广东总督张树声知潘存才德,推荐他为雷(州)琼(州)两郡团练。
    其时,潘存还向朝廷提议“琼州改建行省”,亲自撰拟建省理由与方案,呈报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但因当时国事纷乱,不久张之洞调离未予处理。查阅历史记载,潘存是至今所知道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海南建省的人。 潘存公务之余,精研经史百家,著有论学26篇,中华诗词43首;研究了六书之渊源,订正了许多前人不准确的论述,著有《楷法溯源》一书,远销东洋。现存的遗著有《克已集》、《论学十则》、《楷法溯源》以及《赏花有感》等,由侨居新加坡的裔孙潘宾臣印行传世。
    潘存离开官场之后,就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兴学育才的教育实践活动,致力于“教育兴国”、“教育兴琼”。他先后在广东惠州丰湖书院和琼州府城苏泉书院、文昌蔚文书院掌教讲学。在教学中“崇实学,黜浮伪”,为惠州和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光绪十六年(1890)与雷琼道朱采一起筹款创建“溪北书院”,购置图书,教化后代,对海南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光绪十九年(1893),潘存不幸病逝,终年76岁。此后,新会的两广总督张人骏以潘存品行高峻,学识深远,奏请朝廷,将潘存生平事迹,学问德行,宣付清国史馆。宣统三年(1911年)国史馆总篡赖际煕、协修商衍鎏撰写潘存传略,以风于世。潘存撰写的楹联很多很好,其中撰佳于“五公祠”的楹联,长期为中外游客所称道。联曰: 唐嗟末造,宋误偏安,天下几人才,置之海外。 道继前贤,教开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潘存的一生的主要成就,主要还是在书法方面。潘存学书,能悬肘作蝇头细楷。遍临汉魏六朝碑版及唐宋元明诸名家书法碑帖,杂取各家所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创作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清末岭南碑派书法家中的重要一员。他和当时的岭南碑派书家李文田、邓承修、江逢辰、曾习经等人一起,为清末岭南书坛的嬗变推波助澜,为碑派的中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书法实践之外,潘存还有两件与书法有关的大事值得一提。
    一是著书立传,嘉惠后学。潘存辑有《楷书溯源》一书共15卷,由弟子杨守敬编印,于光绪三年(1877年)出版。该书是一本楷书汇编,仿翟云升《隶篇》体例,故又名《今隶篇》,收录汉至五代的楷书于一编,按《说文》部首编排,共采古碑碣、砖文、造像646种,集帖82种,每字均依原碑之大小,双钧摹录,并注明出处,详加考证,是学习楷书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这本书在清末书法界影响颇大。
  二是传道授业,广播书艺。同治二年,潘存在北京与著名书家、碑帖专家杨守敬结识,并指导其研究金石之学。其后,潘存又指导日本书家中林梧竹学习碑派笔法。日本京都教育大学教授、日本书法交流史研究会会长杉村邦彦为陈振濂《中日书法艺术比较》一书作序时说:“明治十三年(1880年),书法家中林梧竹,以一介布衣抱着专门学习书法的目的渡海去中国,向杨守敬的老师潘存学习汉魏六朝笔法,自此以后,秋山白岩,西川春洞、日下部鸣鹤、空岛咏士、山本竟山等等,以书法学习为主要目的,相继赴中国留学,揭开了中日书法交流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转换,其意义不可估量。”日本在明治时代以前,流行的都是王羲之书风,自中林捂竹向潘存学习书法之后,特别是潘的弟子杨守敬出使日本,带去了大量的碑版拓片,方使日本人眼界大开,开始学习汉魏书风,遂开创了日本书法多样化的局面。这其中,潘存居功大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话:0898-66257886 13876241458 020-38013166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09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思洋互动提供全程策划及运营支持  粤ICP备0608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