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民俗旅游馆--人物
黄道婆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11日



    黄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元代棉纺织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
    黄道婆出身贫苦,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
    17岁的黄道婆举目无亲地在崖城流浪,靠乞讨维系生存,直到来到水南村,被一位好心的黎族大妈收留。
    宋朝以前,崖州一带的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就相当闻名。海南岛在11世纪(北宋中期)已开始大面积植棉,海南的棉织物品种多,织工细,色彩好,被作为“贡品”送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
  黎族妇女的纺、织、染、绣四大工艺在当时举世盛名。她们织出来的黎锦、黎幕、床单、裤裙、花布、头巾等产品,色彩雅丽、构思独特,被称为“崖州被”,成为畅销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
    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不仅让她有了安身之所,还把黎族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直到六十岁的那一年,元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带着自己心爱的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归家的路途,重新回到故里上海松江。此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重返故乡后的黄道婆,决心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她的辛勤劳动对推动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在纺纱工艺上黄道婆更创造了新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在淞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淞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18世纪乃至19世纪,淞江布更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称淞江布匹“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其中当然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一代鼻祖。
    黄道婆死后,当地人民为纪念她在棉纺织方面的贡献,曾立祠奉祀。元至元三年(1337)建立祠院,1362年重建。上海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于1957年在东湾村修建墓园,立碑纪念。上海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上海豫园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亭内有叙述木棉播种以至上浆织造木刻16幅。保存了清末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形象史料。
  一代纺织大师黄道婆在崖城四十年的历史,已过去了六百多年了,黄道婆当年在水南村生活的足迹也被掩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在天涯海角的海滩畔,三亚人为她塑雕了一座石像,表达今天的崖城人民仍然地怀念她。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